若說我這次京都賞櫻行的上半段主角是"吉野櫻吹雪",後半段的重頭戲應該就是"紅枝垂櫻爆炸"吧!而京都市區內最知名的紅枝垂櫻景點,非「平安神宮」莫屬了。
平安神宮於1895年落成,建造目的是為了慶祝遷都平安京(京都舊稱)1100年,主祭平安京時期的首任和末任天皇,外觀及格局亦仿造古平安京朝堂院的樣貌。它座落於京都的岡崎地區,離岡崎疏水道、蹴上鐵道和南禪寺等吉野櫻名所都不遠,只是此處著名的八重紅枝垂櫻花期略晚於吉野櫻,所以我特地隔了三天才到這裡。
雖然只差短短三天,連日的高溫卻讓花況有顯著的變化,比方前幾天我沒注意到的路樹,這天就搖身一變成為讓所有人駐足的嬌點。
如果連路旁的櫻花都可以那麼美,神苑內的紅枝垂櫻又會是何等嬌媚呢?
我帶著這樣期待心情走進平安神宮,果然看到紅枝垂櫻頑皮地從神苑外牆上探出頭來,想偷看今天又有多少遊客?人少的話由它來招攬。
。 舖滿碎石和白沙的廣場在晴空下更顯寬闊,加上當時遊客甚少,讓人一度產生真的重回古京城的錯覺 。
。 廣場旁的另類櫻花。
。 紅枝垂櫻偷偷從神苑裡冒出來招攬遊客(笑)。
走進神苑最先映入眼中的就是開了5-7分不等的紅枝垂櫻群,之後沿著ㄇ字型的神苑散步雖少有櫻花,卻因沿途彎曲的小徑讓人無法預期接下來的景色,也因此池塘和小橋出現時,總讓人眼前一亮。
尤其蒼龍池裡以"跳石"組成的臥龍橋最讓人印象深刻。我猜當睡蓮在夏季滿佈池子時,人們透過跳石穿越池塘,那畫面大概就像在蓮花上跳躍吧!
。 入口處附近的紅枝垂櫻大概開了5-7分 。
。 南神苑裡的紅枝垂櫻棚架快相連成天花板了 。
。 西神苑的白虎池(如果沒記錯的話)。
。 中神苑裡由跳石組成的"臥龍橋" 。
繞了一圈神苑後,我終於來到每年舉行夜間露天音樂會的的東神苑。
這裡藉由寬闊的栖鳳池、古色古香的尚美館和沿著池畔栽種的紅枝垂櫻,構成平安神宮神苑裡最知名的櫻花畫。而且在晴空下,這幅畫還延伸到池面上。
我坐在橫亙栖鳳池的橋殿"泰平閣"裡欣賞這景色,久久不想離去。我突然好奇在古遠的平安時代,京城裡也有過這樣一座花園嗎?如果有,我猜也只有貴族可以享受這般絕景吧!
。 這裡不僅可以休息,也是拍攝東神苑枝垂櫻的最佳位置 。
。 平安神宮神苑的招牌畫面就是這裡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