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著木屋町通穿越京都鬧區的高瀨川,是此行令我相當驚喜的一個景點。
在高瀨川散步的那個上午天氣非常好,即使前一晚的雨讓櫻花掉了不少、部分櫻花也冒出綠葉,但在無敵陽光的加持下,這裡隨便一個角度都很美。
過去我對這一帶(三条到四条間)的印象就是熱鬧的飲食街和絡繹不絕的男男女女,很難想像這裡竟有這麼多美麗的櫻花,因此行前也只把這放在候補名單中。若不是前一天在路上偶遇的台灣鄉親大力推薦,加上我下榻的旅館就在這附近,我恐怕不會一大早就到這來。
我也很難想像僅有淺淺水位的高瀨川居然可以連到大阪(註)。
我在高瀨川旁拜託路過的日本老夫婦幫我照相,自稱來台灣出差過N次的老先生在我向他道謝時,突然回我"man kay ki"(台語的"不客氣")。我呆了兩秒才回神,和老夫婦相視後大笑。
又驚又喜的我 當時突然覺得,從這裡或許還可以連回台灣呢!
。 上午8點半,只有少少行人的四条木屋町通 。
。這裡前一晚還上演著喧鬧的夜生活,此刻卻一片寂靜 。
。 我在這說"福山龍馬"很帥時,老太太笑得很開心 。
。 我在這最愛的照片 。
。 安藤忠雄設計的Time's 商場 。
【有關高瀨川】
日本老夫婦說這是一條很偉大的河,不但可以連結到大阪,附近還有很多故事。我寫這篇文章時google高瀨川,發現它原來是一條人工運河。
京都富商角倉了以在1611年集資開鑿了高瀨川,當時是從二条一帶引入鴨川水往南建造,至十條與鴨川會合後,再經伏見到大阪。京都靠著高瀨川運送不少物資,促進了城市的繁榮與街道的產生(木屋町通),一直到1920年因鐵路取代運河,政府才終止了高瀨川的運輸功能。
古時高瀨川最重要的角色是運輸渠道,現代高瀨川則是京都重要的夜間遊樂場、賞櫻名所。無論角色如何轉變,它無疑在這四百年來看盡京都的繁華。
在我瞭解高瀨川的過去後,覺得自己僅僅只是從四条逛到三条是不夠的。建議對這條河有興趣的人,可從二条附近的一之船入開始散步(那裡有復刻版的"高瀨舟"),沿途也還有不少幕末史蹟(但不少是被暗殺地o_O)。
【延伸閱讀】
京都鑑賞學:送行者 高瀨川
。 高瀨川上的居民(笑) 。